交出期中“雙過半”亮眼答卷│省環保集團在美麗江蘇建設中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
發布日期:2025-08-13 18:24 來源:黨政辦公室 字體:[ 大 中 小 ] 今年以來,省環保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服務全省發展大局,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美麗江蘇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上半年,集團繼續呈現穩中有進態勢,利潤總額、新簽合同額再創歷史新高,營收增幅達17%,重大投資項目有序推進,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核心功能不斷增強。一是服務“國之大者”。扎實推進太湖淤泥改良鹽堿地試點工作,穩步實施22億元的環太湖流域環境基礎設施提升示范工程,為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提供堅實支撐。二是落實省之要事。深化央地合作,聯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城市更新服務公司,以“電梯更新+光儲充換”新型能源服務為切入點,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協同省屬企業,推進建筑資源循環公司組建掛牌,破解建筑垃圾處置難題。三是踐行職責使命。發揮全省重點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省級投資主體作用,開工建設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項目、惠山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丹陽市市政廠管網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引導多方資本聯動發展環保產業,成立省屬企業規模最大的戰新產業基金,首期規模30億元,實現注冊落地最早、投出項目數量第一。打造全省環境治理數據集成的重要平臺,成功入選江蘇省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試點單位和首批可信數據空間項目庫,參與運營江蘇省產品碳足跡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打造生態環境數據產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科技創新持續加力。首創省屬企業“創新積分制”管理實施辦法,引導鼓勵全員創新。量化人才創新貢獻,與考核、薪酬、晉升等緊密掛鉤,形成多個科技創新獎勵應用案例。聯合中國工程院王超院士共建企業院士工作站,牽頭申報組建省級創新聯合體、省概念驗證中心,構建全鏈條研發成果轉化循環。建成集團科技創新基地,累計落地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達20個,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2家,數量保持省屬企業第一。上半年,集團新獲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年度環境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中華環保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軟件著作權11項。
國企改革扎實推進。截至6月底,集團改革任務平均完成進度為93%。加強內部資源整合,推動重點子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2戶“科改企業”對照年度“標桿”評價,全面攻堅綜合改革任務。明確“兩非”“兩資”處置出清目標,大力治理低效無效資產。提高考核精準度,“一企一策”下達所屬企業高質量綜合考核指標和權重,引導企業既重“顯績”也重“潛績”,經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明確集團經理層成員任期及年度經營業績責任,子公司管理人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持續提質擴面。優化薪酬體系,加強高管人員規范、科技人員激勵和一線苦臟累人員傾斜,充分激發廣大員工干事創業精氣神。
管控體系更加完善。提前啟動、前瞻謀劃“十五五”戰略規劃,構建“1+3+N”規劃體系,聚焦16個選題深入推進研究論證。深化落實“兩金”雙周預警、“雙控雙算”管控機制,有序推進“法律合規內控風控”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和三年合規管理提升行動收官任務,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全面啟動集團一體化信息系統項目建設,智能化穿透式監管水平穩步提升。實施集團重點領域“AI+”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環保產業發展。強化重點領域“一件事”全鏈條整治,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黨建質量穩步提升。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真抓實干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在以學鑄魂、以學促干上實現新提升。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廣泛征集群眾意見,深挖問題根源,一體推進學查改。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深化精神文明單位創建,集團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開展主題警示教育活動,實施重大工程項目負責人、新任職干部等群體廉潔談話全覆蓋,建強“環保清風”廉潔文化品牌。下半年,省環保集團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高科技環保領軍企業戰略目標不動搖,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企戰略,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奮力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